人们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那高大的楼台也都是从它的地基盖起一样,如果盖房子先盖最高层,而不是从地面一层层地盖上去,那么最高层不就成了空中楼阁了吗?我们今天的主角——嘉峪关却正是从上往下盖的。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和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1965年以关名建市。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
嘉峪关雄踞在祁连山和黑山之间,地势险要,扼守咽喉,是西北的防务要地,古称“河西第一隘口”,那么当初是谁慧眼识珠,在这选址建关呢?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冯胜将军率兵西进,直取河西走廊,他足智多谋,大破元兵于甘州一带,直进肃州居延海、玉门关外,所向无敌,连连报捷,收复河西,建立奇功,朱元璋为了巩固西北的边陲要地,命他在这建关设防。冯胜将军遵照旨意,带领众将士日行夜宿,骑马来到这号称走廊的地带,发现这里很多地方宽度都在一二百里开外,防守困难,一时难以找到合适建关的地方。有一天,冯胜将军和重将士骑马来到肃州西面五十里的嘉峪山,发现这里祁连山雄峙于南,马鬃山耸立于北,西接群山大漠,东连平畴绿野,他情不自禁的赞叹到:“此乃咽喉要地,地势险要,真是建关的好地方”。他又看看脚下,山势平坦,基石牢固,还有碧波不竭的九眼泉湖,众将士也异口同声的说到:“此地峡谷似瓶,易守难攻,在此建关定然固若金汤”,于是决定在此建关设防。
相传,明洪武五年,要在嘉峪关山上盖三座高达三丈九尺的城楼,而且限期一年完工。
这么高大的建筑,用那么短的时间,就是鲁班来了,怕也难以胜任,工匠们请求给两年时间,负责工程的征虏大将军冯胜一口回绝:“一年建不成,就要拿官是问。” 这下可把大伙愁住了,愁的吃不下,睡不着,其实这里头最发愁的是张季,张季是这里手艺最高的,他盖出的房子又结实又好看,所以这次筑城,大家就选他做了总领工。看到大家发愁张季进心里也很难过。
这天,早上,他一个人走出了工棚,正走着,听到有孩子的嘻笑声,原来是几个孩子在水边堆沙子玩呢。这时只听一个孩子高兴得喊道:“看,我的城楼修成了。”接着,就听到另外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嘿,还真挺象。”“你可真行呀!赛过工匠张季了。”
张季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走过去一看,只见沙堆上有一个用沙堆成的城楼。张季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堆出来的?”
那孩子说:“嗐,这还不容易,我堆给你看。”说着,那男孩在沙滩上使劲拍了拍,往上撒了些水,等水渗下去后,他就小心翼翼地扒开多余的沙子,剩下了一个城楼的形状,接着又用小棍仔细地修了修,不一会一座城楼修成了。张季看着沙楼,不由心中一动,他想如果我也事先把土堆好,一直推到和城楼一样高再从上往下修,那么不仅解决了脚手架和运输问题,时间也会快一半。想到这里不禁对着孩子们说:“好兄弟,你救了我们大家了。”说完回了工地。
不久,修城楼的地方堆起了三个大土堆,又过了不久,上面出现了三个城楼顶,接下去,那土堆一天天矮下去,城楼一天天高起来,十个月后,土铲平了,三座高大雄伟的嘉峪关城楼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