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历史悠久
文化内涵丰富
自古以来,人杰地灵
就连浦江县的各大乡村,都有着风格迥异、丰富多样的传统,乡土传统文化遗产存量丰富,今天就带你们走进浦南街道的一个近千年古村——巧溪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文化之旅。
01
巧溪村位于浦江县东南地区浦南街道境内,地处白石湾景区。
走进巧溪村才会发现,原来它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建村历史已近千年的古村,可谓“十步一景”。
村中文化遗迹有、巧溪祠堂、兴隆桥、镇龙殿、巧溪凉亭、下于厅、红台门、骑龙殿、下方三层楼、下方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迹。
02
巧溪祠堂
巧溪孙氏祠堂始建于元代,地处村东如来庵之北,在1969年时,村里把祠堂改成了小学校舍,学生多达200余人。
再到1991年,村中新建了巧溪小学,如今的祠堂已成了老年活动中心。
03
兴隆桥
兴隆桥建于清宣统三年,桥长26米,宽2.2米,是浦江县城通往兰溪、金华、潘宅、直至义乌的要道。
由于时代的变迁,如今的兴隆桥只留下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04
镇龙殿
镇龙殿始建于何年代已无法考究,只知道有村就有殿。
原来建在阴背古井南边的一座小庙,1943年镇龙殿移建现址,扩建成了三间,经村民们集资修缮,佛像重塑至今。
05
下方古建筑
在下方的路边,有一处既有西洋风味,又有浦江古建筑特色的古宅,这是全浦江县最具有特色的一幢建筑。
1932年,下方村民方崇海和儿子方寿田建造的。整幢楼坐北朝南,正大门石条门框,门上方有块石匾,书有《清莭流风》四字。
两排房屋南北相对五间,东西相对各两间,共十四间两层楼房互相连接,具有四合院格局,没建马头,楼上四周镶嵌精美图案,楼下走廊四周想通。
中间是天井,天井中间是走道,左右两边是鱼池。
楼房北面又是一个天井,还有一口民国二十一年开凿的水井,天井四周建有9间一层用房与前面楼房相连。朝北的大门正对着通往县城的道路。
在巧溪这一带,还流传着一个历史故事,以前的人们路过巧溪时,必须腰间横绑一根扁担,你知道这是为何吗?
06
以往的巧溪无论是否旱年,缺水现象都较为严重,人们经常需要从溪底挖沙汲水抗旱,据说这跟一个民间传说有关。
从前玉皇大帝安排一位人员投胎到凡间来当天子,这个人叫罗隐,出生后相貌出众,智慧超群,可他的母亲却尖酸刻薄,经常扬言:“有朝一日我儿子若当了大官的话,叫谁吃苦头,要杀谁的头。”
玉帝获悉后勃然大怒,即派天雷神降临凡间,剔除罗隐的仙骨。天雷神按落云头,顷刻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小罗隐非常害怕,躲藏在母亲的胯下,用嘴紧紧地咬住母亲的围裙,瑟瑟发抖,一个闷雷在罗隐头上炸响,刹那间,罗隐除一张嘴外,其它全身“脱胎换骨”,天子料一下子变成了讨饭坯。长大后的罗隐手持打狗棍,臂揽讨饭篮,沿村行乞,但他的嘴仍然是一张圣旨口。
有一天罗隐讨饭来到巧溪,行在路上,正好一部水车架在路边车水,挡住了去路,罗隐要车水的农夫暂停一下,让他走过去,农夫见是一个讨饭佬,不耐烦地挥挥手,让罗隐从水车底下钻过去,无奈罗隐只得弯下腰,边钻边念:“人从车底走,水往沙底流。”
顷刻间,溪里的水就全部从沙底流走了,农夫大吃一惊,知道是罗隐在作怪,赶忙追上前去求情,罗隐用手一指道:“水就在沙下,挖一挖就会有。”从此巧溪人都要到溪中挖沙取水了。
南山脚一带水脉较深,汲水不便,当地老百姓因地制宜,挖掘出一口口“拗井”,据光绪《浦江县志》记载:“县南嘉兴乡十五六都等处,水脉独深,用桔槔不便。因于田畔穿井,其形下宽上窄,离数丈竖一直木。其上用横木,一头扎定,一头悬竿以系桶,凡三株。惟直木不动,其余二株随手上下,以是灌田,名曰‘拗井’。”
桔槔俗称“吊杆”,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汲水工具,竖立在井边。“桔”是指那根横杆,“槔”为竖杆,横杆架在竖杆上,中间是支点,末端挂一个重物,前头悬吊一个水桶,一起一落,汲水非常方便,这种“拗井”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据说已有千年的历史,我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南山脚区域曾经“拗井”密布,一般建在田塍上,几丘农田共用一口拗井,“拗井”深约3~5米,井口直径1~2米,底径一般1.5~2.5米,上窄下宽,井壁用卵石干砌而成,部分井壁用松木支撑。
井口的出水方向常放置几块草编,防止拗桶提水时被磕坏,数个拗井之间建有避雨、休息和存放农具的场所,井边栽有大树,以抵御夏日的骄阳。
一口拗井常归数户人家共有,天旱季节,干枯的秧苗如同嗷嗷待哺的婴儿,大家都急于灌溉,经商量后,分配时间,错开时段,意见不统一时就采用抓阄的方式,邻里之间很少出现纠纷,相处得非常和睦。
后来建造了水库,修建了水渠,“拗井”遂慢慢地荒废,一些“拗井”的井口被荒草所遮没,不熟悉地形的人若冒然行走在田塍上,一不小心,就有掉入“拗井”的危险,因此外地客在该区域夜行时,须在腰间横绑一根扁担,这样即使一脚踏空,扁担可牢牢地把人搁在井口,可化险为夷。
正是有了这些“拗井”,南山脚巧溪一带即使遇到旱年,粮食也能保证丰收,而且种出来的稻米分外的香,水果也格外的甜。
以上内容为广告
编辑: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