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一个地区,建筑是城市的符号,她是城市的文化,城市的灵魂,城市的根。她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但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承和流淌。她是在本土最炫耀的名片,是定格在外地人心目中永恒的记忆。
这就是建筑的魅力。
现代文明的飞速进程,越来越显露出了“此消彼长”的遗憾。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筑就了千城一面的城市风貌,而那些见证历史沧桑,凝聚民族智慧的中国古建筑却渐渐濒临消失的危险,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人们的工作、学习、休息、娱乐都离不开建筑。人们始终生活在建筑所构成的空间里,自然会对建筑有自己的喜恶和看法。
对于古建筑也是这样,通过实地的参观游览,或是在家中读书、看电视、上网,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古建筑知识。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绘画、雕塑等艺术相比,人们对建筑更加容易认识与理解。
中国建筑正式出现应该追溯到史前社会,距今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
曾几何时,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曾几何时,我国的古代建筑大师创造了多少惊艳世人的宫殿、坛庙、寺观、园林、民宅...
曾几何时,那些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给厚重的历史留下了多少鲜活的空间与生命;
曾几何时,那一部部石刻的史书便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才干的有力见证。
而现在,那些古代的建筑遗产已经被新时代的炎黄子孙拆除一空,仅存的千年古宅也难以在钢筋林立的现代丛林中安然自立。
我们呼吁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用理智的态度去对待,拯救正在消失的中国古建筑,于你,于我,于任何人,都是一种历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