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网 - 建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建筑新闻 | 国外资讯 | 建材设备 | 政策法规 | 建材展会 | 建筑外企 | 房产新闻 | 室内设计 | 园林景观 | 保养知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技术资讯 > 《建筑工程 “综合一体化”施工组织方式实践探索》
M.biz | 商业搜索

《建筑工程 “综合一体化”施工组织方式实践探索》

信息来源:joojzz.com   时间: 2020-11-26  浏览次数:11

  摘要: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是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技术驱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行业生产技术模式升级及生产组织模式变革方面,国家都进行了具体的布局和规划。在整体推进行业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制改革过程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场景是项目施工现场的组织方式仍然存在着多头、分散、协调难、浪费大、效率低、各项工程目标难以保障的难点和痛点。针对相关方痛点问题,提出了面向施工现场”综合一体化“模式的解决方案,通过对这一模式的基本内容解读、运作机制的阐述、优劣势比较,以及发展前景预测,帮助读者能够了解这一模式的相关内容,并尝试为行业痛点问题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与运作模式。


 一、“综合一体化”施工组织模式提出的背景

  为实现我国从建筑大国到建筑强国的转变,树立”中国建造“的国际品牌,促进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战略布局。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是对建筑行业服务与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方向是与国际先进惯例与做法接轨,改变目前”分散、多头、失调、冲突“的落后组织模式,向”集中化、一体化、规模化、效率化“方向转变。然而普遍忽略的另外一个领域,还存在于微观范畴内的项目施工现场的生产组织模式滞后的问题,存在的问同样是分散、多头、多级,这与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实施改革存在的背景原因相似,仅仅是问题表现在具体的项目施工现场这一场景下。

  1.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

  信息技术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推动着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化变革与转型。新型工业化,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特征内涵的工业化。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目前其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信息技术驱动工业化转型升级的大势下,我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样也是要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全面转型。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2020〕8号)中提出,“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

  从人类社会工业发展进程来看,工业文明经历了四次技术性革命。目前,已逐步进入”工业4.0时代“。而”建筑工业4.0“是指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建筑行业第四次工业革命,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其概念包含了传统建筑行业人工的操作方式向建筑自动化转变,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建筑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建筑行业上下游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建筑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建筑打印技术在建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我国新型建筑业的技术路线和产业转型布局,力图打造的是智能化的中国建造这一场景目标,从而真正实现我国从建筑大国向建筑强国的转变。《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60号)中指出,“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有效拉动内需,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60号文,也对我国智能建造的阶段性目标给出了两步走的行动路线图。”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产业基础、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建筑安全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大幅下降,环境保护效应显著。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2. 建筑行业组织模式变革

  中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以智能化技术为核心驱动因素,加速中国建造产业升级,构建起中国新型建筑工业化体系“,但现阶段行业现状距离这一目标尚有很大的差距。从生产技术方式上看,仍以人工操作+机械作业方式为主,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水平较低;从生产组织模式上看,仍以”碎片式、离散化“的工程咨询服务及传统的承发包方式为主要形式,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脱节,呈现出的问题与弊端显著,与信息化时代对行业组织管理模式的要求不相适应。

  8号文核心内容是对我国建筑行业的生产技术方式和生产组织模式系统性变革提升的总体规划。

  第二十条指出,“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促进设计、生产、施工深度融合。引导骨干企业提高项目管理、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能力,培育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落实工程总承包单位的主体责任,保障工程总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一条指出,“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大力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委托方多样化需求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培育具备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等业务能力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



 3. 项目施工组织模式变革

  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是对建筑行业服务与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方向是与国际先进惯例与做法接轨,改变目前”分散、多头、失调、冲突“的落后组织模式,向”集中化、一体化、规模化、效率化“方向转变。两者的立足点都是面向行业链条与业务环节中的各专业分工主体单位,属于行业中观生产组织模式的调整与变革范畴。

  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内,就生产组织模式而言,除上述行业中观范畴内存在的组织模式滞后外,我们往往普遍忽略的另外一个领域,还存在于微观范畴内的项目施工现场的生产组织模式滞后的问题。项目现场的施工主体主要包括:总包单位、专业分包、材料设备供应商与劳务人员等。目前我国项目现场施工组织模式的普遍特征是分散、多头、多级,这与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实施改革存在的背景原因相似,仅仅是问题表现在具体的项目施工现场这一场景下。



  现阶段这种项目施工组织模式的问题和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从总包单位项目部来看,主要是:

  1.项目部多头管理,精力分散,协调难度大;

  2.安全、质量、进度难以有效保障;

  3.成本难以控制;

  4.专业化程度低专业人才不足;

  5.工人难找、效率低、浪费严重;

  6.供应商小而散技术水平各异。



  从总材料和设备供应商来看,主要是:

  1.规模小、散集中度不高;

  2.生产方式落后,加工技术不精细

  3.组织管理能力不足;

  4.安全与质量隐患频出;

  5.供给滞后,资金紧张回款不及时;

  6.采购来源单一,议价能力不足。



  施工总包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商的上述痛点问题解决,需要在老场景下,重构生产组织模式,总体特征是”接口的简单化和运作的一体化“。综合一体化组织模式实际上也是建筑业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改革思路的向下延申。



 二、“综合一体化”CIS(Construction Integrated Service)施工组织模式的基本内容

  北京中研建科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针对上述痛点问题,大胆尝试,努力创新,期望通过构建”综合一体化“组织模式,来推动建筑业项目施工生产组织模式的微观变革,并通过初步构建这一模式的整体运作框架,为行业相关方提供改进完善的理论参考。

 1.“综合一体化”模式概念

  项目施工综合一体化组织模式,是指面向项目多头、分散协调管理、整体效

  能不高的场景,按照“简单化和一体化”的改进思路,通过运用集成化与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所构建起的一种包括材料、设备、临建、劳务等分散零碎的管理界面,而设计出的一种“整体封装”服务模式。可提供整装或分装柔性化集成服务单元,包括项目前期阶段的规划设计参与、施工方案的优化与深化。实施阶段的材料设备采购与供应、施工技术与劳务服务、供应链金融。施工项目竣工后的相关资产保值增值与运维服务。

 2.“综合一体化”模式理念

  “综合一体化”模式的理念,是要实现工程现场“接口简单化、运作一体化、

  系统耦合化、效能最大化”的组织模式改进目标,全面促进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项目考核指标的大幅提升,并为包括总包单位、专业分包、材料设备供应商创造更大的价值。

  “综合一体化”模式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EMC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核心都是通过专业公司,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组织手段,大幅度改进业主单位的运行成本,依靠创造更大的价值,来共同获得益出的利润。



  3.“综合一体化”模式架构



“综合一体化”模式四层架构

  “综合一体化”模式由四层架构组成。

  第一层是标准规则层。借鉴软件系统的搭建逻辑,架构起“综合一体化”底层标准规则,包括,产品领域、服务范围、主体单位(用户、供商、关联方)角色、功能、价值分配,技术研发(产品升级、技术服务、网络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管理体系、供应链流程、金融服务、品牌IP,以及价值承诺合约等建设;

  第二层是服务模块层。面向终端用户的柔性服务单元,包括项目全过程的集成性服务模块,项目规划优化、施工技术与方案优化、材料设备租赁采购与供应、施工过程技术与劳务服务、资产保值增值与运维服务、供应链金融、数据增值服务等;

  第三层是产品单元层。面向“综合一体化”模式共同参与的核心供应商合作机制,包括项目施工产品集成化模块、核心供应商合作模式、产品服务一致性规则、产业互联网运作平台等;

  第四层是平台合作层。面向“综合一体化”模式的全产业链生态圈链接共享合作与价值创造机制。

 4.“综合一体化”模式机制

  4.1 价值机制

  “综合一体化”模式基于建筑施工项目方与供应商各自的痛点,顺应建筑业新型工业化技术发展与组织变革的趋势和要求,本着“接口简单化、运作一体化、风险锁定化、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和原则,运用系统耦合原理,使用一体化集成技术与管理手段,实现项目施工方式从粗放式到集约式的转变,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项目施工的人、机、料的投入与浪费。同时,通过专业化赋能,大幅提高现场专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进一步优化了工期,并建立为起更卓越的安全文明施工形象。

  通过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将为用户单位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利润空间和管理进步贡献。同时,也为整个供应链各方创造出更大的效率。



  4.2 运行机制



  “综合一体化”模式,由“产品链+价值链+供应链+金融链”,链接驱动。产品链构建起面向工程现场散、乱、杂的材料及劳务集成化服务单元。通过价值链,提供一体化全过程专业服务(类EPC),锁定与控制项目风险(设立目标管理承诺激励机制)。依靠模式规则整合联动相关产品的供应商,运用数字化智能建造技术,实现供应链精益管理与运作。构建起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加快各参与方的资金流动速度,提升整体运作效率和效能。

  4.3 组织机制

  ”综合一体化“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建筑业产业互联网新型组织模式。是一类突破产

  业边界,加强业务融合,构建产业生态圈的一次尝试。是从分散化经营到重组产业链,优化流程、溢出价值、创造效率的转化与升级。

  以下,给出了”综合一体化“模式的基本组织架构。



 三、“综合一体化”施工组织模式的发展前景

  1. “综合一体化”模式的优劣比较

  通过”产品模块化、价值一体化、风险锁定化、产业互联化“运作机制运用,有效解决了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现有生产作业组织模式场景下的难点问题,即项目方与供应商两方面的痛点问题。这种模式为更大的价值创造、效率提升和管理进步提供了可能,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产业互联网模式。

  但这种模式,目前更适用于建筑现场的临建、周转材料及相关设备实施等多头对接、分头协调类的分项工程及劳务活动。而各项专业分包工程的一体化成度相对较高,特别是今后建筑装配化率的不断提高,以及以数字建造为技术手段的智能建造方式的推广应用,建筑业工业化场景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2. “综合一体化”模式的关键因素

  ”综合一体化“模式的关键是”分项工程的集成和一体化价值创造“,因此其构建的核心因素是模式服务商的”反向能力“建设。

  要有广大产品供应商的整合能力;

  对产品、技术、方案、劳务、服务、运维等的专业技术能力与经验;

  对项目施工现场的优化与组织协调能力;

  对整体产业链的有序、高效运作能力;

  对产业生态圈各主体成员协同与利益共享机制的设计与维护能力。

  3. “综合一体化”模式的前景预测

  ”综合一体化“模式很好的解决了目前我国建筑领域施工现场微场景下的各方痛点问题,有较大的实际意义。今后需要更多的实践案例来不断反映和优化集成一体化所带来的价值创造和效率提升成效,同时,不断加大BIM+及产业互联网技术应用,将会为这一模式带来更大的应用空间和前景。

  作者介绍

  梁东

  中建政研集团副总裁、北京中研建科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级项目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BIM高级工程师、高级装配式工程师

  刘超

  北京中研建科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建政研集团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专家

  具有多年的建筑业建设、总包、设计等领域的管理和实践经历与经验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建筑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