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拉善三座藏传佛教寺院,看有别于藏地的内蒙古寺院建筑特色
图文/舒放
藏传佛教和蒙古族有着极深的渊源。一方面,藏传佛教目前所形成的的格局,基本上延续了元朝时期。另一方面,蒙古民族不论境内外,从整体而言,全民信奉藏传佛教。如蒙古国,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他蒙古族同胞居住地,俄罗斯联邦四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加盟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等)。
自元朝开始,一直到清朝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统治西藏时期,历代蒙古统治阶级和藏传佛教之间形成了“福田与施主”的关系,这一关系保留在了藏传佛教处于最高层的几位活佛封号中。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成吉思汗曾召见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乃至基督教等宗教人士一同前往,对各宗教都给予相同礼遇,并不独尊某一教(派)。《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道教全真派重要人物丘处机奉召前往蒙古草原的经历。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对这一历史真实事件进行武侠版演绎。
蒙古族是什么时候开始全民信奉藏传佛教,这一过程可能无法准确到某年某月。不过可以确定大致上的时间。史载,当时处于领袖地位的藏传佛教萨迦派,派遣八思巴大师跟随其伯父,于1244年至甘肃凉州(今武威市)拜见蒙古阔端汗。1253年,觐见忽必烈,被忽必烈奉为上师。1260年忽必烈登基即位,封八思巴大师为国师,统领天下释教。同时八思巴奉命创蒙古新文字,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八思巴文”。蒙古民族从整体层面上信奉藏传佛教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
正如在藏地,原始苯教相当一部分溶于藏传佛教,蒙古民族接纳藏传佛教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现象。从资料和与蒙古族同胞的访谈中得知,在蒙古同胞心中,“长生天”的地位仍然排在第一。这一有别于藏区的信仰构成,反映在仪轨、建筑等方方面面。加上有清一代,蒙古族与满族之间的特殊关系——除了清初的三藩,蒙古亲王是整个清朝时期唯一异姓封王的爵位制度,也决定了蒙古亲王府的建筑样式格局等,也势必也决定或影响到寺院的建筑风格等。
目前而言,格鲁派是蒙古族同胞信奉的主要教派,内蒙古境内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以格鲁派寺院为主。本文以阿拉善广宗寺(南寺)、福音寺(北寺)和延福寺(王府家庙)为例,略加对比。
一、延福寺
延福寺始建于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当年大清朝廷正式将定远营作为给阿拉善第二代亲王阿宝的王府,延福寺作为王府家庙之用。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乾隆皇帝赐名为延福寺,并赐用满、藏、蒙、汉四种文字书写的金字匾。
从建筑不难看出,延福寺作为阿拉善亲王府的组成部分,采用了传统汉族建筑,讲究各建筑物在整体上的布局,中轴对称。从外观而言,是纯汉式的庙宇建筑。
包括照壁这一传统汉族建筑体,在延福寺也有着具体呈现。想来,这更多是从王府家庙角度出发的原因。
在装饰部分,则采用了典型的藏式风格,不论是屋顶的双鹿金轮还是窗户,无一不透露出藏传佛教寺院的必备元素。
大经堂内部结构,属于汉藏结合,尤其柱子部分倾向于汉样风格,在装饰上则完全采用藏式,这源于教义礼法。
活佛府为新建筑,为现代汉族民居风格,同样在外部装饰点缀于藏式元素。
二、福音寺
福音寺俗称北寺。该寺是阿拉善王之子皈依六世班禅大师,为报上师恩而建。始建于大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是年,玛哈巴拉承袭第五代阿拉善和硕亲王,两年后工程完工,玛哈巴拉上报朝廷并请赐名,嘉庆皇帝赐名福音寺。
福音寺近年以来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规模的扩建。由于和阿拉善亲王的渊源,福音寺从建筑风格而言,仍然延续了延福寺以汉式庙宇为主的基调。由于地处野外,可用之地甚多,福音寺的规模较之延福寺要大。
在八塔外围围墙及台阶护栏上,采用了藏式装饰风格。
佛塔则是完全属于藏式佛塔样式。藏地之外,不论是汉地还是其他兄弟民族地区,只要是藏传佛教传承,藏式佛塔是不可或缺的建筑物之一,样式完全依照佛经定制。
三、广宗寺
广宗寺俗称南寺,是阿拉善最为著名的寺院,在整个内蒙古和藏传佛教地区乃至全国都享有盛名。广宗寺的盛名得与和仓央嘉措的渊源:广宗寺供奉有仓央嘉措的肉身灵塔。
据说远在唐代,十六罗汉前往内地时于此地结夏安居,这是广宗寺最早的殊胜之处,到了大清乾隆年间,隐姓埋名的仓央嘉措在阿拉善承庆寺圆寂,弟子阿旺多尔济根据仓央嘉措的遗愿,修建广宗寺,寺院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建成,阿旺多尔济将仓央嘉措的法体迎请至寺内供奉。
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第三代阿拉善亲王上折乾隆皇帝请求朝廷赐名,乾隆皇帝赐名广宗寺,并赐藏、满、蒙、汉四种文字的御笔金匾。
广宗寺建筑风格,整体而言属于汉藏结合,结合方式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同一建筑中呈现出汉藏建筑各自的特色并融于一体;另一种是整个寺院并存汉式风格和藏式风格的独立建筑物。
藻井在建筑结构上采用我国传统样式,彩绘图案及其他装饰物,则依照藏传佛教仪轨进行。
八塔作为佛陀一生重要事迹的象征,一直以来都是藏传佛教寺院的固定建筑。
最具藏传佛教特色的转经筒,在广宗寺同样不可或缺。
广宗寺大经堂。这种建筑风格不同于传统的汉式建筑或藏式建筑,和其他汉藏结合的建筑风格相比较,也有所不同。可能糅合了蒙古族建筑某些特色,从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风格。
就阿拉善地区,有着著名的八大寺一说,纵观整个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几乎遍及全境。内蒙古现存的藏传佛教寺院,绝大多数始建于清朝各个时期,就以上三座寺院,并结合相关资料来看,内蒙古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大体上可分为三种:
一、纯汉式庙宇。即总体布局、建筑形制、外观等方面与内地寺庙相同。
二、纯藏式。即完全采用藏式风格。
三、汉藏结合式。也如前文所言,这种方式可以分为结合和混合两种。结合式体现在单体建筑中,混合式则体现在同一建筑群里的不同建筑。
除此之外,在内蒙古的藏传佛教寺院中,蒙古本民族的建筑特色也势必或多或少呈现于上述各种风格的建筑当中。对于熟悉掌握蒙古族建筑风格的人而言,可以一眼看出,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不经指点,恐怕看不出个所以然。
#藏传佛教#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菩写写的锦瑟文艺、陈洪标写字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