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哲 通讯员 邹永榆
南海区城中村面积近400公顷,绝大部分是典型的“城中村”、“镇中村”。作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城中村改造也是南海的一项重要工作。2月7日召开的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十三届六次会议上,南海区政协委员、大沥镇盐步初级中学老师、民革南海总支副主委邓福军提出,南海要加快城中村综合改造,积极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标杆。
“像我们一些村里的烧番塔、观音诞等等民俗活动都在改造过程中慢慢消失了。”邓福军指出,目前南海城中村存在居住环境差、改造周期时间长、文化定位不够清楚、文化传承明显不足等问题。他表示,目前一些城中村卫生环境较差、公共设施配套不足。同时,很多传统风俗民俗和古建筑没有得到良好保护,村民的精神家园无处安放。
邓福军(左)在接受采访
通过走访深圳南山的白石洲、东莞南城的水涧头、广州天河的猎德村等地,同时与南海相关部门进行座谈,邓福军建议,加强规划设计,构建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
他提出,南海要加速落实政策红利,破解改造周期时间问题。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城中村的现状与特点,通盘考虑城中村发展、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布局,探索“城中村-社区化”的发展路径。同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管一体化。
为避免城中村改造陷入“千城一面”的困境,邓福军建议,将城中村改造成为特色建筑和街区,提升城中村总体形象。微观上,专业设计团队从采光、门窗结构、家具等领域着手,使城中村居住品质得以大幅提升。
邓福军还提出,希望政府鼓励城中村土地集约利用,打造一批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示范项目。探索混合开发、城产联动、物业置换、统收统租,完善土地开发利益统筹调节机制,激发改造积极性。积极探索“公司化”、“产业化”等模式,深挖城中村历史古韵,整合资源,通过“旅游+”模式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加快实现由乡村观光旅游向乡村观光与休闲体验度假并重的转变。
支持岭南历史建筑多种形式的活化利用,修缮存留的岭南历史建筑,开办展馆、博物馆、民宿。挖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村志村史、名人资料、典故秩事,恢复乡村传统节日、特色民俗活动。构建完善的城中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资源供给、人才队伍、经费保障等方面统筹城乡布局,定期举办民俗文化风情表演、民间工艺大赛,创新民俗文化业态,促进城中村民俗文化传承,多途径打造民俗文化展示平台。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斯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