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姑山发现唐代至宋元时期建筑遗址
兴盛于五代晚期到北宋早期 出土大量构件和生活用品
昨日,虽然第一阶段的野外考古工作已结束几天了,但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几名考古队员,仍旧顶着烈日,在泉州翠屏山东侧的西姑山遗址考古现场,细心挖掘、挥汗如雨。
考古发掘中,队员陆续清理出大量的砖铺地面、墙基、柱础、磉墩等与建筑基址相关的遗迹。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的古代建筑构件、生活用品。建筑基址面积大,规格高,出土物数量大、种类多、来源广,为近年来泉州考古之少见。
据初步判断,该建筑遗址年代大约为唐代晚期至宋元时期,兴盛于五代晚期到北宋早期。
发现遗址
进驻两个月 考古发掘成果累累
北峰位于泉州市中心市区的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毗邻丰州古镇。昨日上午,记者跟随考古人员进入考古现场。发现遗址的地方,是当地称为“西姑山”的坡地上。从村中临山的一幢民宅旁小路进入,沿着狭窄的小路,穿过浓密稀疏不一的龙眼林,几百米后,一处较为开阔的山坡地出现在眼前。站在山坡高处,可以看到北侧的清源山和丰州葵山、双阳山。
考古发掘区域用绿色围挡围起来,其内置三个临时板房,分别为:办公室、临时库房、值班室。在临时板房内,考古队员们正在整理发掘资料:修复出土陶瓷标本、编号、拍照、记录、入库。
西姑山遗址考古队领队张红兴老师是知名考古工作者,除了参与过大型陆地考古工作外,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之一,曾多次参与过国内外水下考古调查、发掘工作。
张红兴介绍,2022年,西姑山附近列入道路改造工程项目范围,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文物调查勘探专业队伍,于2022年2月至3月对该项目用地进行为期50天的文物调查勘探,经地面调查发现在西姑山片区地表有大量古代建筑构件及生活用品;考古勘探发现该区域地下有古代砖铺地面、石墙基以及无法打穿的遗物密集堆积区,推测该片区可能存在古代建筑遗址,而且遗址保存现状较好。接着,考古队根据调查、勘探发现,对疑似区域布置两条探沟进行了试掘,最终证实了西姑山遗址的存在。从遗迹及遗物特征判断该遗址为唐晚期至宋代的建筑基址,后经专家评审及国家、省、市文物局批准,确定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
今年5月初,西姑山遗址考古队进驻,对遗址做了近两个月的重点勘探,摸清了遗迹、文化堆积层核心区域分布情况,在遗址上布置了规格为5×5m的探方14个,严格按照考古操作规程进行考古发掘。至上个星期,第一阶段野外发掘工作告一段落。目前,考古队正在对考古资料进行梳理:核对图纸、修复出土小件器物、建器物卡片等。
记者刚从乡村小道进入遗址周边时,沿路的山坡路面和土层,可见一些残砖碎瓦、碗盘残瓷片等,有的区域尤为集中。考古发掘的山坡围挡里,有一片已经发掘的区域,大部分区域已经用防雨布遮盖起来,透过缝隙,依稀可以看到墙基、砖铺地面、瓦片等遗存。考古队员介绍,出土具有特色的建筑构件、生活用品已经编号、拍照、测量、登记并放入临时库房保存。